周日,歐佩克+部長們同意將8-12月的日產量提高40萬桶,到年底全球供應總量將增加200萬桶/日。
此外,包括石油輸出國組織和俄羅斯等盟友在內的該組織同意從2022年5月起進行新的生產分配,以解決阿拉伯聯合酋長國引發的爭端,后者希望為其產量配額設定基準提高。
阿聯酋將從5月開始每天增加約332,000桶,而沙特阿拉伯和俄羅斯將分別增加500,000桶,伊拉克和科威特各增加150,000桶。
歐佩克+還計劃在2022年9月之前結束所有產量限制,但這將取決于當時全球石油市場的狀況。
隨著僵局得到解決,更多原油重返全球供應。但供應的增加是否會壓倒需求的復蘇,從而導致原油價格走低?
樂觀的說法仍然是,世界經濟正在從冠狀病毒大流行中復蘇,隨著人們接種疫苗,越來越多的國家重新開放。
悲觀的說法是,這個過程可能正在發生,但發生的速度不夠快,而且分布不均,北美和歐洲的復蘇速度更快,而亞洲以及非洲和南美的發展中國家則滯后。
到目前為止,來自原油需求的證據似乎支持看跌的說法,尤其是在亞洲的石油進口地區。
Refinitiv Oil Research 估計亞洲7月的原油進口量為2259萬桶/日,低于6月的2378萬桶/日和5月的2304萬桶/日。
7月的疲軟主要是由于印度的需求下降,印度是該地區僅次于中國的第二大進口國。下降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歸因于印度近幾個月爆發的冠狀病毒,這減少了燃料需求。
但中國7月進口量預計為955萬桶/日,也低于6月的981萬桶/日,而日本預計將進口201萬桶/日,低于227萬桶/日。
在亞洲前四大進口國中,只有很可能超過日本成為該地區第三大石油買家的韓國出現漲幅,即便如此,漲幅也相對較小,7月份為317萬桶/日,而上個月為276萬桶/日。